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《小舍得》的热播,戳中了万千中国家长的痛点,也道出了近年来中国教育的疯狂内卷现实:中高考冲刺的赛道,早已拉长至小升初,甚至幼升小阶段。
 
从小就要赢在起跑线的田雨岚,硬生生剥夺了儿子踢足球的爱好,只为挤进奥数“金牌班”;一直以来信奉快乐教育的南俪,也迫于升学压力,不得不把女儿送进培训中心……
 
新加坡当然也不乏这样主动或者被迫鸡娃的家长,但是新加坡有像剧中“择数”那样的补习中心吗?新加坡小升初的战场也是一样激烈吗?《小舍得》里的人物,如果生活在新加坡,又会是怎样的呢?
 
01 新加坡“小升初”进名校竞争激烈吗?
 
《小舍得》中的田、南两家,为了能升入名校翰林中学,各出奇招。
 
听说翰林中学看重奥数竞赛成绩,田雨岚就托副区长的关系,把儿子颜子悠送进了名额有限的奥数“金牌班”;听说当过班干部也是加分项,田雨岚甚至不惜收买同班同学的家长,硬生生给颜子悠拉票做上了副班长。
(田雨岚的教育理念:要进好的高中,你就得进好的初中)
 
什么补习班都没上过的南俪女儿夏欢欢就没那么幸运了。得知本校风帆初中仅有30%的学生能考入普通高中后,本来打算直升初中的南俪一家再也无法淡定。
 
他们先是想办法帮欢欢报上了奥数“提高班”,但这不但没能帮欢欢提高成绩,反而让她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。于是南俪只能想其他法子:换学校、迁户口、买学区房……
(校内数学考试成绩不佳,哭着要上奥数班的欢欢)
 
新加坡的小升入初也是如此激烈吗?答案是:学生竞争既可以说更加激烈,也可以说更加从容。
 
首先,新加坡小升初要经过大名鼎鼎的PSLE考试,也就是分级考试。新加坡信奉精英教育,《小舍得》的逻辑在新加坡也适用。小学毕业之时,新加坡的第一次全国大规模的教育分层就开始了。
 
在这个意义上,《小舍得》里小升初的激烈程度,全球同此凉热,新加坡亦一样。但是,《小舍得》里戏剧化的惨烈情况,在新加坡又不太可能发生。
 
虽然优异的PSLE成绩可以让学生进入中学名校,考入前10%能申请直通车项目学校,中四时免考O Level(新加坡的中学毕业考试,考试成绩能申请美国大学和英澳等国的大学预科课程。例如申请墨尔本大学的大学预科,新加坡有O Level成绩即可,中国则需要高三的成绩),直升初级学院(Junior College,简称JC或初院,约等于中国的高中)。但如果表现一般,进入普通(邻里)中学,按部就班,孩子的未来也不会太差。
 
新加坡教育资源均衡,每所中学的老师都由教育部分配,校长每6-8年轮换。即使上了普通中学,也依旧有考进亚洲排名第一大学——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机会。国大每年招生人数约6000人,而参加ALevel和IB的公立学校考生约12500人。可以说,只要能进初院,相当于半只脚已经踏入了国大。再有,新加坡教育体系与英国同步,A Level成绩从新加坡到国际上通行无阻,所以,孩子将来也不乏进入世界名校的可能。
(国大校区)
 
有些孩子读完中学,可以选择直接升理工学院(Polytechnic),类似中国的大专,但是Poly毕业的学生在新加坡社会也能找到不错的工作。
 
而读完Poly的孩子,如果想继续升学,还可以凭成绩(通常要排名前25%)继续申请本地公立大学,专业对口的学生甚至可以免学分直接进入大学二年级。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像一张网,并没有“一考定终生”之说。反观中国教育,则是升学金字塔,一旦掉队或离开,就非常难再回来。
 
02 新加坡的“天才儿童”去哪里?
 
再来看剧中一个相对不那么让人操心的孩子——米桃。
 
爸妈都是外来务工人员,米桃从农村转学到大城市,第一次考试就考了全班第一,一点也不让父母操心。用剧中奥数老师的话说,米桃属于天才型选手,不需要上任何培训班,也能甩开同龄人一大截。
(米桃妈妈自愧不能给米桃提供更好的环境,米桃安慰妈妈说:现在已经很好了。)
 
像米桃这样的孩子,在新加坡最适合的的一个机制就是GEP(Gifted Education Program)。
 
新加坡政府小学到了三年级都会进行一个名叫GEP的“神秘”考试,主要考察语言(英文)和逻辑思维能力。因为GEP考试录取率极低,官方透露的信息又不多,所以大家一直觉得它神秘。
 
GEP考试分为两轮,通过两轮考试的学生,就是百里挑一的天才。他们可以参加新加坡教育部专门为他们组建的班,而这些班往往都是在名校。近年来,进GEP班已经成为鸡娃家长的一个标配目标了。
 
初高中阶段,像米桃这样的数理天才可以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附属数理中学(NUS High School of Math and Science)。它是新加坡最顶尖的中学之一,由新加披教育部和新加披国立大学联合创办,主要招收学业能力较强和热爱数学、科学的学生。它也是新加坡唯一颁发专属文凭的直通车中学,文凭除了受到本地公立大学的认可,也受到麻省理工、斯坦福、耶鲁、牛津、剑桥等诸多世界名校的认可。
(实验中的新加坡国立大学附属数理中学学生)
 
剧中的米桃虽然数理天赋惊人,但是由于从小在农村长大,阅读面和眼界有限。为此,米桃爸妈还是咬牙把她送到了费用高昂的补习班。如果在新加坡,米桃或许不用自费去上补习班,学校的课外活动(CCA)就能帮她开阔眼界。
 
中小学的CCA种类繁多,从舞蹈、乐器到演讲、戏剧、体操等等,基本上是免费培养的素质教育,这让贫穷家庭走出来的孩子,也能站在一个相对公平的起跑线上。
 
03 新加坡能提前抢跑吗?
 
有些人毫不费力就能冲到前面,也有些人一路抢跑,比如田雨岚的儿子颜子悠。
 
故事一开头,颜子悠是那个能把圆周率背到小数点后2000位的“天才”少年。
(颜子悠被逼向全家人展示背圆周率)
 
他从幼儿园起就开始上各种补习班,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。可是进入到小六之后,颜子悠的成绩一度下滑到班里中游。对此,班主任给出的答复是:颜子悠从小超前学习,专攻竞赛难题,基础打得并不扎实,到了小学高年级,问题就开始暴露了。
 
出现问题的不光是颜子悠的学习,在妈妈长时间的威逼之下,他被迫放弃了自己踢足球、养小动物的爱好,心理上也开始出现问题。
(被流水的补习班逼到崩溃边缘的颜子悠)
 
通过颜子悠的故事,《小舍得》反思了中国的低龄补习现象。超前抢跑,真的能让孩子超过同龄人吗?
 
对于超纲“抢跑”,目前各国都保持谨慎的态度。在新加坡主流教育体系中,孩子什么年纪学什么内容,都有严格的规定,学校不能超纲教学,比如,不能给五年级以下的孩子教代数。
 
新加坡主流升学考试的设置,同样传达出了重能力轻分数的信息。在O Level和 A Level考试中,卷面分数100分的学生和80分的学生成绩其实是一样的,也就是说达到优秀即可,不需要一味通过补习拼高分。
 
虽然不能超纲教学,但是新加坡对于单科特别优秀的孩子,也有相应的政策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。比如像颜子悠这样英语上有天赋的孩子, PSLE考试可以拿到很好的成绩,那么在上中学时就能修读难度系数更高的英语课程。
 
04 新加坡有艺术天分的孩子,也要拼成绩吗?
 
当同龄人都在抢跑,你能做到不为所动,保持自己原本的节奏吗?
 
《小舍得》通过南俪的女儿夏欢欢的故事,回答了这个问题。
 
欢欢成绩一般,却是个音乐艺术才能特别优秀的孩子。她不仅代表学校在歌唱大赛上获奖,还是市电视台的小主持人。可惜的是,在小升初的跑道上,艺术特长并不能为欢欢带来任何加分。这让一向开明的妈妈南俪也不淡定了。
(歌唱比赛中,作为领唱的欢欢)
 
如果欢欢是在新加坡上学,或许艺术特长不但不会成为她的负担,反而会帮她大大加分。
 
新加坡的DSA(Direct School Admission)升学渠道,就很适合像欢欢这样对某一个领域有特别兴趣的孩子,这有点像中国的特长生路线。从艺术到体育,从画画、乐器到乒乓球、游泳、击剑,只要孩子有某一方面的才华,都可以申请走DSA,在升学的道路上享受特权。
 
新加坡还有一些专门的中学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系统教育。比如,新加坡有这样一所神奇的学校——新加坡艺术学院(简称SOTA)。
(SOTA校区)
 
SOTA是一所具有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公立艺术专科学院,为13-18岁的学生提供六年制艺术与学术相融的课程。毕业生可以直升海内外艺术名校,如本地的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、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和拉萨尔艺术学院,海外则有英国的拉伯特芭蕾和现代舞蹈学院,美国的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和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等。
 
总之,同为华裔为主体的社会,新加坡和中国的教育体系都会遇到相似的挑战,也各自通过不同的教育体系来应对。没有绝对完美的教育体制,只有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体系。借由热播剧《小舍得》的讨论,我们介绍了新加坡教育体系里最具代表性的几种选择,以此给广大华人家长一个更广阔的视野,也给孩子一个更广泛的选择空间。
 
(本文涉及新加坡教育相关内容,由专注新加坡公立教育体系的新加坡志成学院陈奕成校长【微信号:Zhicheng_Xueyuan】审阅,特此鸣谢。)
 
话题:



0

推荐

新加坡眼

新加坡眼

13篇文章 1年前更新

新加坡中文自媒体平台,提供本地最新信息,眼观新加坡国事家事大小事。

文章